![]() |
![]() |
魅力线索:18937199129 魅力举报:18311339129 |
魅力消息(记者 艾郄 姚茹):12月15日,记者从郑州大学获悉,郑大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2012级本科生施佳辰摘下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她也是今年河南省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学生。
这位被辅导员赞以“能力似博士生”的学生,是医学实验室里少见的本科生,两年半内,施佳辰先后进入了4个实验室,发表了10篇“从分子角度对肿瘤进行研究”的相关“重量级”学术论文。
“施佳辰与一般本科生不一样,她甚至能够记住实验数据小数点的后四位,特别勤奋、专注。”施佳辰现在的“实验室搭档”、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宋洋柳说。
早上6点起床,上课、自习、做实验,晚上11点回宿舍——这是施佳辰从大一起几乎就“雷打不动”的时间安排。由于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记忆,临床医学专业很多学生经常因为难以记住复杂晦涩的理论知识而苦恼,施佳辰却很少有这种烦恼。
大二的时候,翻了有40多遍专业书的她将知识点熟记于心,室友提问时,她直接把答案所在课本页码告诉了对方。“记忆理论知识并没有那么痛苦,不要死记硬背,应该要将其融入生活中。”施佳辰给大家举了个例子。
在学习人类脊椎的结构时,因为鸭脖跟人的脊椎结构特别相似,她就去买了一根鸭脖,吃完肉后,将骨头排列整齐,对照书本上的图片进行研究;在学习腿部结构时,她专门去餐厅买了一个鸡腿,把软骨、半月板、韧带、脂肪囊一一拆出来,进行研究。
此外,另一个细节也可以体现施佳辰的勤奋。平日里,在等待实验完成反应的时候,即使是几分钟时间,施佳辰也不会浪费,这时候她通常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单词本”记单词。
正是凭着这股“挤时间”的劲儿,她大一、大二连续两年在该校临床医学(七年)专业的竞争中获得专业课成绩排名、综合素质测评“双第一”,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今年还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
提起施佳辰在学习、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基础医学院2012级辅导员张珂老师说,不容易啊,两年半发表10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其中大二一年就发表了7篇,很多博士生都不一定能做到。
如果你认为施佳辰只是一个整天“泡”在自习室、实验室里的“学霸”,那么你就错了,她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球迷。今年巴西世界杯的小组赛恰逢期末考试周,尽管比赛都安排在了北京时间的下半夜,但她喜爱的比赛却是一场都没落下。施佳辰说:“知识的掌握在平时,不在于临阵磨枪。”
提及未来,施佳辰说,自己一定会继续深造,争取读到博士后,尽可能地充实自己,成为一名好医生,救死扶伤。
(责任编辑 李倩)